濃縮版的臺北盆地人類發展史 臺北的居民若想接近一個存滿過去城市記憶的空間,植物園遺址是最容易親近的地點之一。 植物園遺址擁有多個不同時期的文化遺留,若將此遺址切開一條縱深的剖面,我們可以看到從過去到現在的各個史前文化遺留和古環境變化,如同一個濃縮版的臺北盆地人類發展史。 繪本的奇幻圖文,帶你進入史前的臺北世界 考古學雖然對一般人神祕而有趣,但學術報告未必容易為大眾親近。繪本正是一種最適合的訊息形式。在文字之外,圖面的每一個角落、每一根花草,都是知識傳導的一部份。 考古工作者鄭建文、童書插畫家邱千容,嘗試消化融會大量專業的學術資料,以奇幻的圖文形式展現,透過故事主角穿越時空的歡欣與哀愁,帶領讀者一起進入史前的臺北世界。 請聽,考古學家怎麼說! 植物園遺址發掘人之一,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郭素秋,以深入淺出的文字,搭配地層中出土的文化遺留圖片,撰寫〈植物園遺址──見證臺北盆地人類發展史〉導讀一文,重現植物園遺址日治時期以前的史前史與歷史時期文化內涵。
TOP
◆考證與想像,穿越千年,神遊古臺北! ──李乾朗(古建築研究學者) ◆本書對於植物園遺址的歷史發展及藝術特色均有深入的介紹,對於讀者的文化知識及美感經驗都有直接的幫助。 ──林會承(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學者) ◆旅途的終點不是目的,時空行舟歷程中所延伸的夢想、創造的驚喜,更為可貴!將考古與繪本結合,再現人與土地重新相遇的美好! ──李君如(建築與城鄉研究學者)
局長序∣穿越歷史洪流的時空行舟──神祕的植物園遺址……文/倪重華 作者序∣一個存滿過去記憶的城市空間……文/鄭建文‧邱千容 一、時空的行舟──神祕的植物園遺址……文/鄭建文‧圖/邱千容 二、延伸閱讀──植物園遺址研究手記文/鄭建文‧圖/邱千容 三、【請聽,考古學家怎麼說!】 植物園遺址──見證臺北盆地人類發展史……文/郭素秋
雄獅美術網---[ 美術.圖書.畫班 ]
地址:台北市南京西路9號3樓(捷運中山站3號出口)
電話:02-25519820 傳真:02-25410997